close

本文作者: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早療教室 職能治療師 & 早療教室 幼教老師(Ting)

幼教老師介紹:Ting目前是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早療教室之幼教老師,目前投入於學齡前幼兒的多感官學習教學方式的學習,希望結合幼教與特教的觀點,帶給視障幼兒有效的學習方式。

閱讀引導說明:本文總共分成兩部份,首先由治療師和幼教老師共同描述此篇小主角上復健課時之情形,文章標題是:視覺復健專題1: 小翰的視覺訓練課程_1之後我們的幼教老師(Ting),會提供給讀者一些訊息,在一般的教室環境,學校老師可以怎麼來引導這樣有視覺問題的孩子,文章標題是: 視覺能力弱的小朋友入學生活。

 

   小翰目前是個2歲半、活潑可愛、學習能力不錯的孩子,就跟一般這個年紀的小男生一樣,像個小蜜蜂一樣地跑來跑去,忙個不停。他在35週時就迫不及待地從媽媽的肚子出來了,當時出生體重是2460,一直到78個月時,突然發現眼睛有異狀,後診斷為雙眼性先天性青光眼和白內障,當時眼壓曾經高到1000 mmHg。曾經做過青光眼手術,後來因水晶體混濁問題太嚴重,又做了雙眼水晶體摘除手術。目前左眼眼壓仍非常高,右眼已經控制到正常範圍。所以小翰目前主要是使用右眼看東西,左眼對光覺的反應很慢,需要貼右眼並適應一段時間之後,左眼才對光覺比較有反應。

    職能治療師進行視覺評估時,觀察到小翰可以找到藍色桌墊上,距離右眼4045公分遠、邊長0.8公分大小的藍色積木。小翰習慣先從右側開始搜尋,再到左側下方、再至上方,搜尋的速度慢。同樣的活動,在較複雜的背景情況下,視覺表現就大幅降低。然後與人互動或玩東西時,對中距離以上的東西,常習慣瞄一眼就離開。

    其實對於這樣低視力的幼兒,應該是說對於任何的視障兒童而言,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跟一般的孩子是沒有兩樣的,只是他們是要透過哪一種感覺管道來接收訊息。但家長或是其他可能教導孩子的人,往往會迷失在孩子的視覺很差的狀況下,而錯失了什麼時候該教導孩子什麼能力的時機。

    對於小翰這個年紀的幼兒,當他們一張開眼睛,他們的週圍就有非常多的視覺訊息,家長也會很自然的帶著他們使用眼睛去認識各種不同的東西,所以不論平面符號、圖片,或是立體物品,就在平常中很自然的學習。但對於我們先天有視覺障礙的兒童,因為他們的過去是空白的,如果沒有大人很刻意、很有系統、有技巧地引導他們,視障幼兒是有困難將其剩餘的視覺功能做最大的發揮。

    今天設計的活動課程內容,主要就是要開始教導小翰看平面的圖案,雖然媽媽以前也教過孩子看動物的圖片,但孩子的反應並不是很好。另外也針對小翰其他的基本視覺功能和視知覺進行訓練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活動課程:

目標:讓個案試著看平面圖案,這次以個案認識的水果:鳳梨,以水果模型及圖片對照,讓個案可以看圖片就可以知道是鳳梨。

教材:鳳梨與香蕉模型、小饅頭(罐裝)、鳳梨圖片、黑白圈圈圖的袋子

狀況:因個案喜歡吃小饅頭,以小饅頭為增強物。

1.     先讓個案仔細觀察看看小饅頭罐子的長相,將罐子擺放於複雜背景中〈圖一〉,請個案找出罐子躲在哪裡?

=>評估個案是否能將小饅頭罐子長相記起來,且放置於有許多干擾物的複雜背景中,能依記憶找出罐子在哪裡。  

庭安1_1.jpg

2.     當個案找到後,改變罐子的擺放方式〈圖二〉,讓個案找找看罐子在哪裡。

=>視覺能力弱的孩子,在觀看物品時所接收到的訊息是片斷的、粗大影像的,因此在進行此活動時,要先讓個案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品,當物品以不同的擺放方式在有許多干擾物的複雜背景中,也能找到物品,表示個案已有此物品外型的概念。 

庭安1_2.jpg

(圖二)

3.      順利找到罐子,所以可以來吃小饅頭囉!將小饅放在複雜背景中〈圖三〉,請個案找小饅頭躲在哪個圈圈裡。

=>將小饅頭放在有許多黑白圈圈的背景上,一開始先放在黑色底上,小饅頭較小但顏色與黑色圈圈有較高的對比,觀察孩子的視覺敏感度。

庭安1_3.jpg庭安1_4.jpg

 〈圖三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〈圖四〉

4.     用鳳梨模型讓個案認識鳳梨〈如果能用真的鳳梨會更好〉,摸摸看鳳梨的外型及特徵,如:鳳梨的表皮刺刺的、鳳梨的味道,讓個案認識鳳梨後,讓個案看鳳梨的圖片,並對照物品與圖片(圖四)

=>鳳梨的圖片最好是以實物的照片,能輕易分辨出圖片為鳳梨,先以實物照片來辨別,在進階為單一顏色或圖畫式的卡片。考量孩子的視覺功能,需要使用適合孩子視覺能力的大小之圖片。

庭安1_5.jpg庭安1_6.jpg

(圖五)              (圖六)

5.      讓個案看鳳梨與香蕉的模型(圖五),讓個案選出圖片與哪個模型相同。

=>剛開始個案還不清楚老師的指令,需帶著個案選出鳳梨,數次後個案能看自行選出與圖片相同的水果。讓個案選擇的物品盡量以能明顯區分物品之間的不同,如:香蕉與鳳梨的外型與顏色都不同,摸起來的觸感也不一樣,讓幼兒能容易區分兩者間的差異。

6.      在個案對認識鳳梨圖片的活動中,較沒興趣時可以小饅頭做為立即性的獎勵〈因為個案對食物的動機高,需要時可善用此小技巧。〉,帶著個案完成指令並給予獎勵,獎勵的給予方式也可作為視知覺訓練的活動,將小饅頭罐子放在複雜背景中,當個案能力提升時也可放在相似度高的背景,如:都是瓶瓶罐罐的櫃子裡(圖六),此時個案要依記憶中罐子的長相來搜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sion 的頭像
    Vision

    Better Vision, Better View & Better Life

    V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